您当前位置: >  > 
韦苏州游寒山寺
时间:2024-10-23 访问量:
    “韦苏州”就是韦应物,这是一位从盛唐过渡到中唐时期的重要诗人。诗风恬淡高远,以描写山水风景与隐逸生活著称。因为担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韦应物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豪门世家。曾祖韦待价是武后朝的宰相,官至吏部尚书。因是官宦世家子弟,韦应物15岁时成为唐玄宗的御前侍卫,出入皇宫,少年得意。因出身于高门贵族,韦应物年青时很有点负气任性,豪纵不羁。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的繁荣昌盛被突如其来的滚滚硝烟所淹没,玄宗皇帝仓皇奔蜀,韦应物失职流落。安史之乱是灾难,但对韦应物而言,也是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痛定思痛,韦应物浪子回头,刻苦读书,整个人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变,天宝时期的任性负气已然遁去,取而代之的是看破世情的恬淡闲静。据史料记载,此后的韦应物少食寡欲,立性高洁,时常在所居之处焚香扫地而坐,读书思考。
     唐德宗贞元四年(788)秋,韦应物被任命为苏州刺史。在苏州任职期间,韦应物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为政之余,他还喜欢与吴中文人诗歌酬唱,交流感受,比如,他曾设宴招待被贬官的顾况,并写下了《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一诗。末尾四句很著名:“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疆。”盛赞苏州不仅财赋富足,而且人文极盛,把物质丰富与文化发达、人才济济联系起来,全面展示了唐代苏州的盛况。
  韦应物秉性高洁,一生中宦海沉浮,曾多次被罢官,内心深处十分厌倦充满权斗倾轧的官场,而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所以,他时有归隐山林之念。在苏州任职期间,韦应物喜欢游览佛寺,并写诗记录感悟。比如,诗人曾经到访寒山寺,写下一首《寄恒璨》。诗中写道: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这首诗重点表达了韦应物厌倦尘世、向佛门寻找精神寄托的心愿。诗中最后二句“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意思是诗人希望摆脱政务,在静寂的寺院里,与和尚潜心探讨佛教经典、修行大全《楞伽经》。这首诗呈现出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士形象,具有冲淡平和的气质,语言古朴平淡,洗净铅华,深得陶渊明诗歌的神髓。
     据史料记载,韦应物苏州刺史任职期满后,因家贫无资,不能回归家乡,于是寓居在苏州永定寺。他租种两亩薄田,以教课子弟为生。虽然生活清贫,不过,他远离官场,摆脱了是非纠缠,斋心修性,返璞归真,倒也悠闲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