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本是送别地
时间:2024-10-23
访问量:
唐朝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使得姑苏城外原本普通的枫桥名气响当当,成为蜚声中外的游览胜地,诗歌的作用真的很大。
枫桥横跨运河,地处水陆要道,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是著名的迎来送往之地。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曾在暮烟秋雨中路过枫桥,那是一次难忘的告别,告别对象是吴中冯秀才。“吴中”代指苏州,冯秀才是谁?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只知道他是杜牧的好友。后来,杜牧还为此专门写诗一首以表纪念,诗题为《怀
吴中冯秀才》。诗中写道:
诗中写长洲苑外,草木萧萧,回首旅程,岁月遥遥。姑苏“长洲苑”很著名,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长洲苑曾经盛极一时,曾是吸引眼球的著名景观。也因此,“长洲苑”经常被用来代称苏州古城。这里,同标题中“吴中”一样,“长洲苑”代指苏州。“萧萧”是形容草木摇落的样子,杜甫有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回首过往,那年与冯秀才分别,正是深秋的季节,此时此刻,诗人忽然见到草木摇落,不禁屈指算起在苏州的“游程”来,那已是遥远的岁月了。

枫桥横跨运河,地处水陆要道,成为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是著名的迎来送往之地。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曾在暮烟秋雨中路过枫桥,那是一次难忘的告别,告别对象是吴中冯秀才。“吴中”代指苏州,冯秀才是谁?叫什么名字?不知道,只知道他是杜牧的好友。后来,杜牧还为此专门写诗一首以表纪念,诗题为《怀
吴中冯秀才》。诗中写道: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同年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官至中书舍人。杜牧才华横溢,是晚唐著名文学家,诗、赋、文、辞都写得很好,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尤以七言绝句特别著名,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比如,他的《清明》众所周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文辞清丽,朗朗上口,意境清新。
不同于一般的枫桥送别诗,杜牧这首《怀吴中冯秀才》不是写别友,而是写怀友,重点在于怀念与友人在枫桥相别的情景。诗中写长洲苑外,草木萧萧,回首旅程,岁月遥遥。姑苏“长洲苑”很著名,为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所建。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长洲苑曾经盛极一时,曾是吸引眼球的著名景观。也因此,“长洲苑”经常被用来代称苏州古城。这里,同标题中“吴中”一样,“长洲苑”代指苏州。“萧萧”是形容草木摇落的样子,杜甫有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回首过往,那年与冯秀才分别,正是深秋的季节,此时此刻,诗人忽然见到草木摇落,不禁屈指算起在苏州的“游程”来,那已是遥远的岁月了。
而真正的友情,是不会被流失的时光所淡化的。“惟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描绘的是深情回忆枫桥告别友人的情景。诗人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岁月虽然是那样的遥远,但当年依依握别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枫桥本是送别之地,更何况,暮烟之际,秋雨之时,雨中过枫桥而与友人握别,此情此景,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