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御寇安民”铁铃关
时间:2024-10-23 访问量:
     运河枫桥段有许多古迹名胜。除了枫桥、寒山寺闻名遐迩外,枫桥景区还有一座古关建筑十分古朴雄壮,这就是枫桥敌楼铁铃关,这是明朝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留下的历史遗迹,是一道扼守苏州城西的重要军事屏障,充分体现了苏州人抵御外强、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
     所谓“倭寇”,是指明朝时期骚扰中国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嘉靖年间,以日本武士、浪人为先锋的倭寇非常猖獗,他们既袭击沿海居民,又掠夺官粮,沿途抢劫、走私商品,从中牟取暴利。倭寇之乱,使得东南沿海的百姓没有安稳的日子过。
     在明朝,得益于水运环境得天独厚,苏州阊门枫桥一带商贾云集,八方汇聚,市场繁荣,成为全国商贸中心。苏州阊门一带的经济繁华,让抢夺成性的倭寇十分垂涎。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进犯阊门枫桥一带,大肆烧杀掳劫,对苏州经济和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一年后,倭寇又自浒墅关窜犯枫桥。倭寇的暴行,激起苏州上下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反抗,军民英勇奋战,终于歼灭寇贼。
     为防倭抗倭,加强金阊一带的防卫,嘉靖三十六年(1557),由官府督建,枫桥敌楼铁铃关拔地而起。据民国《吴县志》记载:“枫桥敌楼在枫桥东堍,方广周十三丈有奇,高三丈六尺有奇,下垒石为基,四面甃砖,中为三层,上覆以瓦,旁列孔,发矢石铳炮。”铁铃关,是雄踞枫桥、扼守城西的军事堡垒。平时可以登高瞭望,巡视戒备,战时可以举烟报警,藏军固守。铁铃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表明这是为了抵御倭寇入侵而建造的一所关隘,几百年前,明朝抗倭名将任环在这里“御寇安民”。铁铃关与关前的运河以及枫桥构成一道扼守苏州城西的重要屏障,是苏州人抗击倭寇留下的保存较为完好的关楼遗迹,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铁铃关位于枫桥东堍,两者紧密相连,十分独特。桥蕴姑苏水乡之秀,楼显古道关隘之雄,可以说是刚柔兼济,称得上江南运河绝景。登上铁铃关远眺,姑苏水国风景优美,铁铃关外暮烟如画。俯视大运河,客船渔火,舟楫往来不绝,枫桥运河段古桥、古关、古镇、古刹的清幽景色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