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独听寒山半夜钟
时间:2024-10-23 访问量: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的千古绝唱使寒山寺的钟声千百年来具有不可阻挡的穿透力与凝聚力,注定要在历史的长河中越来越响。
     深受张继的影响与感染,历朝历代的游客舟行运河,夜泊枫桥,都渴望着听一听那已敲打千年的古寺钟声。寒山寺的诗韵钟声,悠悠不息,经久不衰。
     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一个春天的夜晚,著名诗人王士禛游历太湖光福后坐船返苏,途中舟泊枫桥,过寒山寺时夜已黑,而且风雨交加。诗人不管不顾,穿着木屐,撩起衣袍,让随从点着火炬,冒雨登岸,在寒山寺的寺门上挥毫题写二绝,一时以为狂。这二首绝句的标题为《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
吉二首》,其中第二首写道:
                                                                 
                                                                  “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诗人为何而狂,为谁而狂呢?可能是张继的《枫桥夜泊》使他灵感迸发,唤醒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虽是狂风暴雨,也阻挡不了他“独听寒山半夜钟”的激情。
     王士禛(1634—1711),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论诗创“神韵说”,以神情韵味为诗的最高境界,颇负盛名。主持风雅达五十年之久,被尊为“一代诗宗”,门生甚多,影响很大。
  王士禛激情满怀,夜雨题寒山寺二首是寄给他的两位兄弟的——西樵、礼吉均为诗人兄弟。诗人夜泊枫桥,形单影只,特别思念远方兄弟亲人。这两首绝句有感而发,描写漂泊流离的自身处境,抒写兄弟分离、人在天涯的孤独心境。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这夜半钟声真可谓幽深邈远,在唐朝,曾经打动过诗人张继,在清朝,又一次打动了诗人王士禛。这钟声,可以说是穿越了时间的长河,演绎为一种特定的情感符号,拨动着人们普遍的心弦。
     寒山寺的钟声还蕴涵着禅意,有吉祥之意。佛门弟子一直认为,曾住持过寒山寺的唐代和尚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的转世,并把他们神化为我国的和合二仙,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神仙。从佛家教义来看,寒山寺的钟声能安抚心神,启迪思维,寄托美好期望。如今,每到新年前夕,寒山寺都要举办一次听钟声活动。寒山寺的钟声不但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还使人“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
     千百年来寒山寺的诗韵钟声悠悠不息、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