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荷花荡里吕公茭
时间:2024-10-24 访问量:
     听到苏州荷花荡这个名字,许多人也许会想到在葑门外黄天荡一带。其实,苏州还有一处荷花荡,又称“荷花塘”,地点在横塘镇南面,行春桥北侧。明朝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老爸文林(1445—1499)写的《荷花荡夜归次吴水部德徵诗》说,“高歌小海风波急,回首横塘烟火微”,就证明石湖之畔有这么个荷花荡。
    《横塘镇志》称,荷花荡“历史上附近村民以种植荷、菱、茭白为生……清代,荡已多植茭白”。
     石湖荷花荡一带出产的茭白品质颇佳,名叫“吕公茭”。至于为何叫这个名字,明代《石湖志》说:“俗传吕洞宾过此所遗者。”据说,茭白过去只能收秋季这一茬。当时石湖荷花荡边住着一个叫阿戆的人,平时助人为乐,急人所急,大家都说他是个大好人。消息传到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耳朵里,吕洞宾不相信,决定找阿戆试试真假。他来到荷花荡边,变作一个面黄肌瘦、又脏又瘸的老叫化,躺在柳树下不停哼哼哈哈,看上去就要断气了。路过的人不少,但没有人停下来过问一下。刻把钟后,一个年轻人从田头挑了茭白回家,路上有人跟他打招呼,喊他“阿戆”,吕洞宾知道他要试的对象来了,就假装更厉害地喘起气来。
     阿戆发现后,连忙放下担子,跑过来询问情况。由于“老叫化”口齿不清,阿戆实在听不出什么,于是他不顾“老叫化”脏臭,一口气把“老叫化”背回了家,放在床上,还请来郎中,再按郎中吩咐给“老叫化”烧水煮药。“老叫化”喝了药,情况才略微好了些。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阿戆发现“老叫化”病情又变坏了,赶紧给他捶背、服药。到了中午,“老叫化”才算回过气了。“老叫化”有气无力地对阿戆说:“我看上去不行了,我的老家在江西,你能否把我送回家,让我这把老骨头死在老家的土地上?这样我也就瞑目了……”阿戆听完,连连点头。他略作准备,就背起“老叫化”出了门。一路上,阿戆跋山涉水,艰苦备尝,还无微不至地照顾“老叫化”,简直像儿子对待父亲那样。走了两个月,终于走到了“老叫化”的老家。吕洞宾看阿戆没有半点怨言,这才相信阿戆真的是个好人。他感激涕零地说:“这下我可以闭上口眼了,可你地里的茭白都坏掉了!”这一说提醒了阿戆,阿戆连说了几声“是”,随后又说:“茭白坏掉也就坏一季,您的生命可只有一次。”“老叫化”听完哈哈大笑,说:“我一直不相信世界上有好人,现在才知道真的有的。我是吕洞宾,你可以放心回去,我保你地里一年多长一次茭白,而且长得又大又好!”
     阿戆半信半疑地回到家里,当时已快过年了。他跑到田里一看,茭白秧虽然已经枯萎,但看得出茎秆很粗壮。春天来后,茭白秧返青,到农历四月果然结了一茬又大又好的茭白。他收下来后挑到集市上销售,由于这个时节从没有过茭白,所以他的货很快被一抢而光。
     乡邻们得知阿戆种的茭白农历四月还能收一茬,都来向他讨种,并问他这叫什么品种。阿憨想了想,说:“这是吕洞宾所赐,就叫‘吕公茭’吧!”“吕公茭”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