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佳人小红归姜夔
时间:2024-10-24 访问量:
     南宋的时候有个词坛、乐坛才子叫姜夔(约1155—1209)。他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他虽然是个“官二代”,但因为父亲去世时他才十四岁,所以家境很快就变穷了。成年后,姜夔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每次都名落孙山。这样他就当不了官,没有俸禄,只好找朋友救济,或者像流浪汉一样在街上卖唱、乞讨,穷得甚至连老婆也娶不起。
     姜夔传承至今的词有八十多首。这些词善于使用联觉思维,利用艺术的通感,将不同的生理感受连缀在一起,表现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姜夔也因如此有才,而成了南宋诗坛的领袖。在他的传世之作中,有一首题为《过垂虹》的词: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
 
     这首词,说的是范成大将家里的歌女小红送给姜夔的故事。
     那是南宋绍熙二年(1191),姜夔到横塘南面的石湖拜访住在那里的老朋友范成大。当时正好梅花开放,范成大就请姜夔一起在家中赏梅。看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梅花,姜夔来了兴致。于是他填了两首赞叹梅花的词,并让范成大过目。
     范成大看过后赞不绝口,建议姜夔谱成曲子,并让家中的漂亮歌女小红和唱。姜夔很快就谱好了曲子,让小红歌唱。范成大听得十分高兴。他知道姜夔还是个“孤家寡人”,就借着酒精的刺激,把小红送给了姜夔。在范成大看来,把小红送给姜夔,既是他照顾单身老朋友姜夔,也是给小红找了个好出路。
     姜夔对小红很满意,他怕范成大酒醒后反悔,所以吃完饭就带着小红离开了范成大家,向着他当时的居住地湖州而去。本来可以沿石湖直接向南到东太湖湖湾,再沿太湖到湖州。但当天阴风怒号,大雪纷飞,经验丰富的船夫说那条线路太危险了,还是兜圈子沿运河走吧。
     姜夔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船只先向北经过横塘,再经胥江到苏州护城河,绕到苏州古城东南面后一路向南,往吴江、湖州而去。
     当小船行至吴江垂虹桥的时候,雪越下越大。姜夔就让小红再次吟唱他新谱的曲子,他则吹起了洞箫。小红的歌声和姜夔的箫声十分融洽,让船夫都听得入迷了。
     于是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姜夔写下了这首《过垂虹》。词的大概意思是“我自创的这首新曲的音律听起来十分美妙,小红轻轻地唱着,我来吹洞箫为她伴奏。这首曲子唱完的时候,我们坐的小船已经过了吴江县城松陵,回过头来看看烟雾笼罩着的水路,我们经过的桥梁都有十四座了”。
     这首词前两句是姜夔抒写自己的畅达与快感,描写自己对新作的词曲的得意之情;后两句是姜夔在往回看,似乎有感谢范成大的意思,又像是对自己过去的日子进行思考。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自然就是佳人小红配给姜夔这个才子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