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真实剑池假虎丘
时间:2024-10-23 访问量:
     虎丘剑池南面有个月洞门,月洞门东侧的石墙上砌着两块大大的青石,上面刻有“虎丘”和“剑池”四个大字。对于这四个字,民间有“真剑池假虎丘”的
说法。
     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剑池是真的,虎丘山却是假的?如果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剑池是真的,虎丘山也是真的。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剑池”两个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虎丘”两字却只是模仿了颜真卿的笔迹而已,是假的。
     那么,颜真卿当初难道只写了“剑池”两字吗?不,当时“虎丘剑池”四个字他都写了。只是经过许多年以后,“虎”字那里的碑几乎要断了,“剑池”碑则埋在了土里。明代万历甲寅(1614)二月,在苏州做官的马之骏发现这个情况后,觉得很遗憾,就自掏腰包,让著名的石刻大师章仲玉用纸勾勒“虎丘”两字,再找新的石头进行补刻。他还想方设法找到了“剑池”碑,然后一起砌在月洞门东面的石墙里。
     章仲玉名叫章藻,字仲玉,出生于苏州刻工世家,是位刻碑高手,受到当时的文坛领袖王世贞的推崇。摹刻“虎丘”后不到一个月,章仲玉就去世了,“虎丘”碑成了他的绝笔。
     对于这件事,马之骏专门写了一百多字的题跋进行记录,这些小字被刻在了“虎”字的左边。
     章仲玉是刻碑名家,而且“虎丘”两字是摹刻的,按理应该跟原碑一样,但在行家里手看来,“虎丘”两字没有“剑池”两字写得好。比较“虎丘”两字的撇和“剑池”中“剑”字的撇,就可看出两者的差距:“剑”的一撇让人感觉非常流畅,与颜真卿“蚕头燕尾”的笔画风格吻合;而“虎丘”两字的撇显得生硬,“虎”字里的“七”还偏离了中心,感觉描下来的时候移位了。
  也有人认为,“真剑池假虎丘”只是个烟幕弹而已,目的是告诉大家,剑池是真的,也就是像把剑的池子,但作为“阖闾墓”的虎丘却是假的,劝大家不要动阖闾墓的脑筋——要动,到别处去找吧!
     现在,剑池西侧的岩石上还能看到刻着的另外两个“剑池”大字。这两个字是篆体字,一上一下分布,左边还有不少小字。据说,这个“剑池”是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有一天,王羲之来虎丘游玩,看见剑池中有一黑一白两只护山鹅,王羲之是出了名的爱鹅人,两只鹅让他看得眼睛发直,连路都不想走了。这时来了一位山僧,对他说:“这两只鹅是寺院的,只要您为我们写‘剑池’两字,这两只鹅就送给您。”王羲之非常高兴,拿起笔就在岩石上写了。可当他准备把鹅带回家去的时候,山僧转眼间不知了去向,两只鹅则化为一龙一虎,蹲在了山头。但“剑池”二字的墨迹要弄掉就没那么容易了,于是这两个字被刻在了岩石上。这个传说故事叫“神鹅易字”,“易”就是“交换”的意思。当然,这只是个传说,实际情况是,这个“剑池”是清末浙江平湖文人王成瑞所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