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越垒吴城相对峙
时间:2024-10-24 访问量:
     横塘集镇南面1.2千米处,大运河划出一段弯弯的弧线,开始从南北向转为东西向。从东西向的河道起点算起,南面700多米处有一片高出地表1米多、南北长450米、东西宽400米的土墩,被当地村民称为“黄壁山”;土墩西面600多米处的上方山磨盘屿上,则有一道高起的土岗。土岗、土墩隔着越来溪、石湖相对,安静地耸立在日光下、风雨中,似乎这里什么也没发生过。
     殊不知,2500多年前,这里曾是吴越两国军队对垒的地方,双方剑拔弩张,都想着居高临下、“吃”掉对方。那时候,越国和吴国发生了战争。一开始,越国多次从太湖向吴国进军,所以,吴国加强了太湖沿线的防范。越王勾践不得不决定,找吴国军队不注意的地方挖一条运输军队、武器和军粮的河道,以便开展新一轮进攻。于是他让范蠡趁到吴国进贡的机会,悄悄考察和研究线位。
     夫差收下越国的贡品后,就带着群臣和范蠡爬上姑胥台观光。范蠡向南面、西面望去,只见太湖一碧万顷,群山环拱;向北面、东面望去,则有低山、沃野和大海。夫差得意地对范蠡说:“看,我们吴国幅员多么辽阔,山河多么壮美!”范蠡只好不停点头称是。但他发现,在姑胥台上看不到理想的河道线位,只有在姑胥台东南面的横山(今七子山)的背面,才有可能找到。于是他假装感叹说,横山山顶比姑胥台还高,要是能到那里看风光,效果一定更好。
     夫差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带着群臣和范蠡来到横山山顶。在那里,夫差看得更加心花怒放,而范蠡则找到了理想的线位:太湖在横山东面有个湖湾(就是后来的石湖),只要从这个湖湾向北挖就可以,然后以河道终端为跳板,向东可以进攻阖闾大城(就是后来的苏州城),向西可以进攻姑胥台,打不过吴国的话,可以原路撤回。而且那里本来就有一些河道,挖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河道,所以工程量不会很大。
     范蠡回国后向勾践汇报了这个情况,勾践十分满意。但勾践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这一线位地势较为低洼,一旦发大水,就有可能被淹没,不利于越国军队上岸驻扎。范蠡想了一下,说,这个问题不大,用挖出来的土堆一座地势较高的城就行了。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于是,越国将军队化整为零,并让将士装扮成农民,带上挖土和运土的工具,陆陆续续来到石湖南岸,住到芦苇荡里,准备伺机行事。一天夜里,天空浓云密布,月亮、星星一个也看不见,越国军队一起出动,开始偷偷开挖河道。挖出的泥土大部分被堆在河道两旁作为堤岸。在靠近石湖北岸的地方,越军将土运到东侧的一块空地上,不断往上面堆、往大里堆。由于越国军队人多、战斗力强,所以第二天天亮的时候,河道已经全部挖好,越城也筑成了。
     吴国哨兵发现这个情况后,赶紧向夫差报告。夫差只好让军队在越城西面筑起一条土岗,跟越军隔着越来溪对峙。很快越国占领了姑胥台,夫差逃到阳山被俘,最后自杀,吴国就这样灭亡了,两国长达70多年的交战自此结束。
     现在看来,范成大是南宋人,而且就在石湖北岸造筑别墅,出门散步没几步路就能到越城遗址,所以他的记录应该是可以相信的。《吴郡志》里讲:“越伐吴,吴王在姑苏,越筑此城以逼之。城堞仿佛具在,高者犹丈余,阔亦三丈,而幅员不甚广。”看来范成大时代的越城遗址的城制规模还是在的。而从当代的考古发现来看,越城遗址的历史还可以往前推。1960年曾对越城遗址进行过一次考古测量和调查发掘,发现城址呈不规则圆形,遗址范围南北长450米,东西宽400米,面积近18万平方米。考古时开挖探点4个,发掘面积98平方米,深挖8米多,探查发现,遗址自下而上叠压着距今6000年左右的马家浜类型的文化遗存(属母系氏族社会繁荣阶段)、距今5500年左右的具有良渚文化特征的遗存,挖出了吴越时期和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以及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6座。出土的石器和陶器有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5300年,属新石器时代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阶段)向良渚文化过渡的特征。可见史前时期石湖地区已非蛮荒之地,而是有了相当高的文明程度。据史书记载,石湖附近还有鱼城,但具体位置不确。有人认为,鱼城就是吴城,因为苏州话里“鱼”“吴”不分。另外还有酒城等,位置同样模糊。鱼城、酒城等的存在大约可以证明吴王在姑苏山的说法,这些子城各司其职,可以满足吴王及其随从的饮食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