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木刻蟠龙镇越国?
时间:2024-10-24 访问量:
     盘门的“盘”字,让人很容易想到“盘子”之类的器物,但盘门的形状跟盘子并不像,它的名字到底是怎么取的?
     传统的说法是,建造苏州城的前身“阖闾大城”时,吴国为战胜周边国家,在城门的取名上煞费苦心,像阊门,起这个名字是想接通阊阖之气,也就是借助西风,来压制楚国。盘门的命名也是这样的。
     由于吴国在东偏南方位,也就是阴阳学说里的辰位(辰就是龙),越国在南偏东方位,也就是阴阳学说里的巳位(巳就是蛇),所以,吴国特意在阖闾小城南门上挂出木刻的蟠龙,南大门上挂出木刻的长蛇,面向城内,表示越国臣服于吴国。
     于是,人们把悬挂蟠龙的城门称为“蟠门”,把悬挂长蛇的城门叫作“蛇门”。再后来,蟠门改成了盘门,有“龙蟠水陆”的说法。
     另有一种说法称,这个“蟠龙”指的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帝孙权。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他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东汉建安五年(200),孙策遇刺身亡,只活了26岁。他的儿子年纪太小,难以掌权,于是19岁的孙权继承了他的位置,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任会稽太守,驻守吴郡。
     吴郡的郡治在苏州,所以苏州就成了孙权政权早期的政治中心。四面八方的人来拜见孙权,往往要到苏州来。孙权还是个孝子。他的母亲吴夫人是苏州人,吴夫人的父亲叫吴辉,曾任丹阳太守。不过吴夫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与弟弟吴景迁居钱塘(今杭州)。吴夫人长得非常漂亮,而且很有才华,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当时,有一个人直接到吴家去提亲,这个人就是孙权的父亲孙坚。不过吴家人对孙坚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孙坚轻浮狡诈,而且出身低微,匪里匪气的,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豪强,根本配不上吴夫人,因此打算拒绝他的求婚。孙坚听后非常生气,结果吴家人害怕了。吴夫人担心拒绝求婚会给整个家族带来灾难,于是站了出来,答应和孙坚结为夫妇。婚后两人先后生下四男一女,其中长子就是孙策,次子就是东吴的开国皇帝孙权。
     后来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被葬在盘门外青旸地。孙权从吴郡郡治到青旸地,盘门是主要通道。为纪念孙权,人们把盘门叫作“蟠门”也就在情理中了。
     那后来为什么又叫“盘门”了呢?因为龙是皇帝专用的,换了朝代以后,前朝的龙就犯忌了。明朝初年,著名诗人高启写苏州府治“龙蟠虎踞”,结果跟当时的苏州知府魏观一起被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杀掉。聪明的苏州人怕因为说“蟠龙”而引来灾难,就将蟠门改叫“盘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