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  > 
子胥作威封涛神
时间:2024-10-24 访问量:
     苏州盘门内有座伍相祠,祭祀春秋后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民间传言,伍子胥是“涛神”,给他建造伍相祠之类的祠堂,就是希望通过祭拜他,让他不去残害生灵。
     伍子胥变成“涛神”,要从他年轻时说起。他姓伍名员,字子胥,楚国人,为人勇猛刚毅、决断英明,是春秋后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曾分封于申,也称“申胥”。他的父亲叫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老师。可惜受奸臣谗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哥哥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出逃,历经千辛万苦,终于逃到吴国,后来他通过推荐刺客专诸,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公子光就是后来的吴王阖闾,伍子胥成为他的重臣。
     在阖闾当国王的18年时间里,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带领百姓兴建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苏州古城的前身。他还组织开挖河道,依托孙武发展军事,最后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让吴国成为春秋一霸。
     阖闾去世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伍子胥继续辅佐。一开始,夫差还乖乖地听从伍子胥的意见。后来,他取得了一系列战争的胜利,开始轻飘飘起来。伍子胥多次劝他不要急于进军齐国,而要先杀掉勾践、灭掉越国,保障吴国背后的安全,可他就是不听。他还听信太宰伯嚭的谗言,认为伍子胥有二心,阴谋倚托齐国背叛吴国,于是他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让他自杀。
     伍子胥十分绝望,临死前他对自己的门客说:“你们要挖出我的眼珠,悬挂在都城的东门上,让我看着越寇进入都城,灭掉吴国。”
     夫差听到这番话后,大发雷霆,下令把伍子胥的尸体装进皮革袋子里,扔进江水中。
     伍子胥死后过了几年,越国派兵进攻吴国。当时阖闾大城城门城墙都有重兵把守,越国难以取胜。于是他们坐着船,从东面的海上绕过来,在东门那里进攻。伍子胥因为是受冤而死的,灵魂带着怨气,所以就驱动波涛,兴风作浪,冲垮了东门一带的城墙,越国军队跟着波涛杀进阖闾大城,夫差被迫出逃。最后越国就把吴国灭掉了。
     但伍子胥的阴魂并没有就此罢休。此后的时间里,他经常在长江、钱塘江、舜江上兴风作浪,倾覆舟船。老百姓没有办法,只好每年都在伍子胥的忌日举行重大祭祀活动,以保佑江上安全。这一天正好是端午日。在先秦时代,人们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日,五日是个恶日,这天奸佞当道,五毒并出,在这天的祭祀都是祈福祛恶。于是,端午节就形成了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大家都以为这些习俗是纪念屈原的,其实一开始是纪念伍子胥的,因为伍子胥要比屈原早出生200年左右。
     百姓还把伍子胥尊为“涛神”(又称“波神”),为他建庙修祠,日常进行供奉。这样,江南许多地方都有了纪念伍子胥的祠堂或庙宇,盘门内的伍相祠,就是这么来的。